政策发力 煤炭产业能否破除困局?
发表时间: 2023/03/16

发改委8月6日发布《煤炭经营监管办法》,要求培育对煤炭供应保障具有支撑作用的经营企业。为了扭转行业颓势,近期煤炭救市政策陆续出台,而神华的限产提价已经在行业内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。未来市场悲观预期将有所改观,但是煤炭产业真的能走出困局吗?
在产能过剩和价格战的影响下,煤炭企业正处于寒冬。今年,中国煤炭市场总体处于需求低增长、价格低水平的状态。整个行业的亏损面目前超过70%。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z新数据显示,截至6月底,国内煤炭库存达9900万吨,创历史z高记录。
今年以来,国内煤价累计下挫11%,接近5年多以来的z低水平。
受煤炭行业萎靡拖累,煤炭大省经济增速大幅下滑。比如山西太原,GDP增速就从去年的11.9%暴跌至0.1%。
今年6月以来,神华集团更是连续7次降价,成为导致国内动力煤价格创下5年新低的“导火索”。但是,顺市销售的“领头大哥”神华集团带头降价,也让亏损面积达到70%的煤炭行业怨声载道。
近日,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组织召开了14家特大型煤炭企业座谈会,与会者形成了一些共识:一是严格控制总量,力争将今年的煤炭产量压减10%以上,维护市场供需平衡。二是调整完善企业考核机制,防止企业盲目追求产量扩张、规模扩大。三是规范煤炭进出口,严格限制高硫煤以及含有害元素的煤炭进口,加强对收费项目的集中清理整顿,其中号称“史上z严”的山西清费措施,有望为煤企每年减负135亿元以上。四是推进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。
于是,神华集团、中煤集团等公司纷纷宣布降低产量,压低销售目标,提高价格。这也意味着,神华集团压价促销的销售策略在运行了半年之后,有望提前终结。神华集团再度进入到今年年初,逆势挺价阶段。神华集团已经宣布8月动力煤各煤种价格相比7月份结算价上涨4元/吨。
限量保价是国内煤炭巨头惯用手段,在煤价大跌一段时间后,煤炭价格已经日渐逼近真实成本,如不采取非常举措主动提升价格,则企业经营状况恐日渐萎靡,上市公司下半年的财务报表会更加难看。而我国煤炭巨头之间存在“一荣俱荣一损俱损”的关系,多个巨头同时提价能够在短期内小幅拉升动力煤价格。
但是,去年年末那种煤价疯涨的局面今年基本上不会再出现,因为今年的情况与去年有实质性的不同。去年煤炭价格虽然也在下跌,但整体上处于低库存状态;但今年从煤炭产地、港口到电厂整体上一直处于高库存状态,这种供过于求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。
因而,限产能、限产量工作只能在部分程度上缓和失衡的供需关系,短期内仍难以得到根本解决,煤炭企业的苦日子还远未结束。